網頁

2008年7月20日 星期日

催眠,這才叫出神入化(轉載)

又是一個關於催眠的「神奇」案例,如此巨大的恐懼甚至是痛楚,能利用自我催眠來加以克服,著實令身為催眠師的我也十分佩服。

如果你對催眠的瞭解僅止於「催眠秀」中,一幕幕猶如傀儡戲般的趣味場景,或「催眠前世回溯」裡,那些若假似真的連續劇情節的話,真的更該看看下面的報導。

英婦拒麻醉 自我催眠做手術


http://www.wenweipo.com [2008-07-09]
放大圖片

 英國一名老婦要進行一個小時的膝蓋手術,這類手術一般要接受全身麻醉,但她拒絕麻醉,全憑自我催眠克服手術痛楚,更即日出院。院方指她出院時「看來非常開心」。

 67歲的科迪(見圖)來自劍橋郡,是一名退休人士,1994年在英國催眠學院取得文憑。她最近膝蓋出現毛病,在一所私家醫院進行關節內視鏡檢查,要在膝蓋開一個洞,放入內視鏡檢查。手術前,她堅持不用麻醉藥,進入自我催眠狀態,成功克服一個小時手術的痛楚。

「心臟手術也可應用」

 這次已不是她首次以自我催眠代替麻醉藥接受手術,她10年前腳部接受手術,醫生要開刀切骨也一樣。她當時說:「我對自己說,如果有任何痛楚,就當它是沖向防波堤的浪。每次痛楚,我視它像潮水般會退去。」她當時又說,自我催眠可應用於任何手術,甚至是心臟手術。

 醫院發言人表示,科迪對自己的催眠能力和主診醫生沙伊爾很有信心。國家催眠治療會發言人亦說,過去幾個世紀以來都有人利用催眠克服痛楚,「例如比利時等其他國家也經常這樣做,代替麻醉藥,病人報告顯示手術非常成功,他們在手術中不感到痛楚。」   ■《每日電訊報》/《每日郵報》

----------------------------------------------------

手術中不感到痛楚......還可以用於心臟手術!厲害吧!

催眠在疼痛控制上的功效已屬無庸置疑,幾乎任何疼痛皆可以運用。這讓我想起一位對看牙醫有特別恐懼的案主,由於常在診所內出現近乎歇斯底里的反應,令醫生不得不中止治療。就這樣幾度進出診所都治療未果,牙齒的問題也日趨惡化。直到藉催眠療法幫助他克服恐慌,才終止了這場他自幼以來經常上演的看牙鬧劇(據他自己的詼諧形容)。

話說,有回關公 雲長兄在爭戰中右臂中了毒箭,當華陀為他「刮骨療毒」之間,仍能一面下棋吃喝,面容不改。莫非...關老爺子也深黯自我催眠之道?亦或華陀其實也是位催眠大師?!......

(史料指出華陀是世上最早的外科麻醉醫師)

原文出處: 催眠師夜未眠 文章: 催眠,這才叫出神入化

http://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rgalight&aid=2041195

2008年7月19日 星期六

生死皆了:《斷輪迴》


 
《斷輪迴》
Your immortal reality:
how to break the cycle of birth and death

作者:<葛瑞.雷納>
譯者:<林慧如>


阿頓與白莎回來了!

由於《告別娑婆》的一炮而紅,葛瑞的生活形態發生重大轉變,阿頓和白莎兩位高靈上師應他之請,繼續為他釋疑解惑。葛瑞仍是一貫風格,口無遮攔地談八卦,論是非,臧否名流,兩位上師則以無比溫柔的耐心,為他解析娑婆大夢的覺醒捷徑。笑談棒喝之中,在在融入了《奇蹟課程》最高層次的「真寬恕」,讓讀者了知,如何在具體人生發揮 undo 的功能,進而瓦解小我的動力核心,徹底切斷人類的輪迴之根,是一本重量級教導超越時空幻相的「量子式」靈修著作。
作者簡介

葛瑞.雷納Gary R. Renard
  生於美國麻州,原是職業吉他手。1987年受到感召,開始心靈的追尋。1990年遷至緬因州,經歷了一連串不可思議的覺醒過程。他在兩位上師的指導下,研讀《奇蹟課程》,並受上師之託,詳細紀錄十年間所獲得的啟示,而成《告別娑婆》一書。該書甫問世,旋即轟動新時代群族、宗教靈修團體。目前巡迴美國各州,宣揚奇蹟理念,深受奇蹟學員愛戴。


摘錄引用自: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07108

2008年7月18日 星期五

發覺你內在的神性:《白寶書》


《白寶書》
作者:<傑西奈>
原文作者:
譯者:<張小鷗、朱玉琪、陶馥蘭>

THE POWER IS IN YOU

發覺你內心的神性昭喚內裡的神來主導自我,活出你內在的神性
  
「人類除非領悟自己的神性,別無它藥可救。你就是這顆瞭解的種子。無論你思索和領悟了什麼都將向四面八方提昇和擴展意識。當你活出你所瞭解的東西,完全有益於自己人生的意義,其他人就可以在你身上看到他們四周所沒有的更加偉大的思想過程、更加深入的瞭解和更加有意義的存在。」--藍慕沙(Ramtha)

後記

藍慕沙教學的獨特意義
藍慕沙的教學內容是一門獨特的科學。只有非常嚴謹地考查和思索才能領會其內容的全部含義和影響。藍慕沙的教學針對人類存在的最基本的疑問﹐它關注我們的命運和起源﹐生與死的本質﹐靈魂﹐善與惡﹐天地世間﹐我們與其它的人和事物的關係﹐時間與空間的本性﹐ 以及現實的組織結構。

  藍慕沙教學內容傳送的形式就是其信息的內在本質。這一內容不只是專題的學術性講演﹐或對它們純理性分析﹐也不是必需有盲目忠誠信仰的顯示真理的一種形式。藍慕沙的教學既不是一個新的教會﹐也不是一種新宗教的奠基。他的教學內容是一個思想體系﹐在著手研究現實中它蘊含了使個人可以參予進藍慕沙哲學的元素和機制﹐並且直接得以查證和體驗它的內容。換句話說﹐這一教學內容具有讓哲學或現實的概念被經歷和代之成為現實本質的智慧的獨特風采。

  藍慕沙思想體系的特徵類似於希臘﹐埃及﹐中東的古代神秘學校及中東和歐洲的古代諾斯真知學校對神聖知識的傳授。瞭解藍慕沙教學內容與西方傳統理論學校之間的不同特性是很重要的。

  我們發覺西方在傳統上對客觀知識和真理的認識是建立在關於人身和現實本質的一個基本假設上。傳統的科學方法將它的可獲取知識範圍局限在能?透過肉體感官觀察和驗證的現象之?。任何超出這一範圍的均被送進了超自然,神話和民間傳說的領域。換句話說﹐現實的本質和人本身只不過就是它們的肉體本性和物質性。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精神分析學和人的精神概要就是這一傾向的明顯代表。

  在藍慕沙的思想中肉體和物質世界只是真實世界的一個方面。其實它們只是意識與能量所構成的真實世界的產物和效果。意識與能量創造現實的本質是對人自身最佳的描述。物質世界只是意識與能量七個表現層次之一。藍慕沙引用了量子論中觀察者(Observer)的概念解釋他意識與能量的概念。他還引用了作為造物主和獨立自主者的神(God)的概念描述作為意識與能量的人本身的特性。

  由於藍慕沙教學極不平常的傳遞方式﹐當今社會許多部門都很容易立刻將其拒之門外。令人遺憾的是﹐以表達信息的形式而不是以其呈現的內容就作出判斷是一種太過平常的反應。行銷﹐傳播﹐和公關宣傳,推銷和廣告的技巧就是它的最好例子。

  藍慕沙傳遞他教學內容所用的不平常的方式並不是隨意和表面的。他毫無保留地指明了這種做法背後的原因﹐並解釋為了全面領會他的信息﹐變得能覺察思維的範例﹐先入之見的根源﹐無意識的成見及我們通常觀察和評估現實的模式是很重要的。

  藍慕沙的教學技巧通常向個體尋求挑戰並向他們提供工具用以察覺我們通常觀察現實時形成輪廓和劃分界限的那些先入之見。這樣做到目的是讓我們有一個更開闊的心胸﹐使我們以一個更有意義﹐更無束縛﹐更清晰和更非凡的方法體驗現實﹐並為我們提供了比我們已有的經驗更大範圍的潛力。

  藍慕沙教學的一個較具爭議的部份是他選擇用來傳遞信息的方式。藍慕沙以他自己的真理和親身經歷的成就闡述他的哲學﹐並指出他本身就是這一哲學的體現﹐活的代表和他思想的顯現。他還說他是一個不朽的神﹐意識與能量﹐三萬五千年前他身為早已消失的拉目利亞(Lemuria)大陸的人活過一世。他解釋在那一世他提出了關於人的存在和生命的意義的問題﹐通過自己的觀察﹐反省和沉思他得以開悟(enlightened)並征服了他自己,物質世界和死亡。他指出他領悟到一個可以把他的身體帶進心智(mind)水平的方法﹐在其中他意識與能量的真正精髓可以完全保持清醒﹐徹底解脫和毫無束縛地經歷創造的任何和所有方面﹐不斷地認識未知。他把這一過程稱為他的昇天(ascension)。

  他不再受自己肉體限制的事實﹐使他的意識能量能與物質世界以其它形式相互作用。例如他經常提到自己是吹動著雲的風﹐或是黎明﹐或一個異鄉人﹐或一個在街頭默觀文明的來與去的乞丐﹐或者是意識膽敢想像的任何東西。

  他選擇透過被稱為通靈的現象來交流他的教學內容。其實正是藍慕沙令這一名詞廣為人知。他用傑西奈(JZ Knight)的身體作為自己的靈媒(channel)並親自教授他的哲學。

  一個靈媒與一個媒體不同﹐靈媒不是在通過他們進來的意識與聽?之間的中間人。靈媒工作時不是停留在一個麻木和更改了的狀態;他們完全地離開了自己的身體﹐讓通過他們而來的意識擁有全面運用他們身體運動和功能的能力。藍慕沙用傑西奈作為靈媒時能睜開他的眼睛﹐行走、跳舞、吃喝、說笑﹐對話和親自教導他的學生。傑西奈是他選擇用於傳遞他信息的唯一的靈媒。

  藍慕沙不是用他自己的身體﹐而是選擇以一個女人作為靈媒傳遞他的信息﹐是在聲明神和神性不僅僅是男人的專利﹐女人值得表現神性﹐值得擁有天賦的才能和值得成為甦醒的神(God realized)。它同時聲明在他的哲學中重要的不是崇拜一個面孔﹐或一個形像---這些造成過去很多開悟努力的失敗---而是聆聽信息本身。它還聲明人本身真正的精髓並不局限於肉體或某一性別。所以,靈媒的現象在藍慕沙思想體系的框架中才成為可能。換句話說﹐只有在藍慕沙的教學內容和現實本質的解?是真實的情況下﹐以傑西奈這個人作為靈媒的現象才有可能發生。

  這種現象的真實度指明了藍慕信息的可信性。這是一個重要的參考點﹐因為科學的進步已發展出測試和儀器可以詳細觀察這一現象並從生理學﹐神經學和心理學的角度研究它。當今科技已可研究傑西奈作為靈媒的現象並排除了任何欺騙的可能。一九九六年由十二名學者組成的高級專家組---包含了神經科學家﹐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和宗教專家等---對傑西奈在作為藍慕沙靈媒之前﹐之中和之後的情況進行了為期一年的科學研究。

  專家們綜合了本身的科學研究﹐運用了現有最先進的技術和儀器﹐他們得出的結論是,由於傑西奈的自主神經系統反應的數據顯著激動﹐他們絕對地排除了一切有意識欺騙﹐精神分裂症或多重人格失調的可能性。

  藍慕沙會有各種方法使所有聽?在理解上同步開展。他一直堅持學生相互清楚表達和解釋每節內容的重要性。這種方法保證了所有聽?都能全面領會其教學內容並使Ramtha根據聽?的特殊背景和理解水平更有的放矢地講解。有時他與聽?介入對一個專題深入哲理的沉思﹐另一些時候他以戲劇性的方式表達他的信息。

  藍慕沙在教授教學內容的哲理方面後﹐藍慕沙引導學生深入這一知識﹐使之成為個人的經驗和智慧。他設計了多種形式的修練來實施這些引導﹐使學生有機會深入這一知識。在這點上藍慕沙與其他導師不同。他扮演著有能力顯示他言論和意向的宗師(Master Teacher)和聖師(Hierophant)的角色。這是這一教學可以比作諾斯真知(Gnostic)﹐哲學運動(philosophical movement)和古代秘傳學校(ancient mystery school)的一個重要方面。然而對Ramtha思想體系的一個徹底檢查顯示出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在內容上它都與傳統上所知的諾斯替教(Gnosticism)以及秘傳學校的哲學有明顯的區別。藍慕沙本人並沒有把他的思想體系與這些名詞相提並論﹔他稱它為Ramtha啟蒙學校(Ramtha’s School of Enlightenment)﹐心靈的精萃學校﹐和致力於偉業(Great Work)的古代智慧學校(School of Ancient Wisdom)。偉業是對藍慕沙教學內容的實踐應用﹐參與的人有機會認識自己和變為開悟者。

  藍慕沙以新創詞彙的方法重新定義他所用的語言。那些新創詞匯的含義在他教學的上下文裡變得清楚﹐使用這些不通用的詞匯使特殊的教學內容也變得清晰。我們建立了一個術語和概念的詞彙表﹐藍慕沙以適當的方法使用這些詞彙使讀者容易對其教學內容有正確的演繹。當讀者閱讀藍慕沙的教學內容時考慮到一些因素是很重要的﹐因為有時他用的英文一開頭好像是古文的或有點不加修飾。藍慕沙在表述他的思想時一貫非常謹慎。他做的每件事──用的每個詞──都有特殊的含義與目的﹐而且具有持續性和表達他的整體信息。雖然如此﹐只有在讀者以一個範例欣然接受它時﹐這一信息才能傳遞和接收它原本的美和獨創性。然後它才能產生其允諾的真理和智慧的效果。
  藍慕沙的教學內容涉及極為廣泛的課題﹐所有這些課題都有助於闡述Ramtha思想體系的基本概念。他多次強調他的整體信息可以用“你是神” 這句話來表達﹐但是我們如何演繹這句話呢﹖可能在地球上有多少人就對“神” 這個字有多少種演繹。要對Ramtha的教學內容有正確的瞭解﹐關鍵在於留意我們自己對神的概念和與Ramtha如何解釋和定義神和現實的本質形成的對比。

  藍慕沙一切事物的精髓是什麼﹖它們的根源是什麼﹖它們的本質是什麼﹖它們的命運是什麼﹖Ramtha以空(Void)的概念開始著手於這些問題。空是存在的一切出現的起源。他形容空是“物質上一個巨大的無﹐但潛能上所有的一切(one vast nothing materially, yet all things potentially)”, 在空裡什麼都沒有---既無運動也無行為。包括一神宗教神學在內的許多哲學﹐把神設想為一個全知(all-knowing)﹐無限﹐絕對﹐超然和永恆的生命(being)。在Ramtha的體系中絕對﹐無限和永恆的屬性是空的特質。空是自我-包含(self-contained)﹐自我-足夠(self-sufficient)﹐處於靜止狀態和沒有需要的。即使空看上去像一個包羅萬象的廣闊無邊(all-encompassing vastness) 的空間﹐它的原始的狀態並不包含關於自己的知識﹐因為知識是一個行為。

  在亞里士多德(Aristotle)的哲學和托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的理論中神作為造物主“第一起因”(first cause) 和“不動的行動者”(unmoved mover) 的概念被Ramtha形容為空沉思自己和認識自己。這個沉思的行為代表了空的一個獨特的行動﹐它產生了一個自我的覺知點和自我的真知(knowingness of itself)。這個意識點被稱為零點(Point Zero)﹐觀察者﹐原級意識(primary consciousness)﹐意識與能量和神。零點是在遼闊無邊的空裡的一個潛能狀態﹐它具有認識和體驗一切未知的原始意向。這就是演進的基礎。空沉思它自己是人本身的起源和由來。藍慕沙所講的“你是神” 把人看作觀察者﹐零點的體相(embodiment of Point Zero)和創造性的意識與能量。
  零點履行它認識未知的本性並以效仿空沉思行為的方法演進。在這個過程中零點創造出一個參考覺知點﹐這個點成為它可以認識自己的一面鏡子。藍慕沙把這個鏡像意識(mirror consciousness)稱為次級意識(secondary consciousness)。零點在空的內部靜止﹐它能認識的東西沒有止境。零點與鏡像意識之間的反射產生了一個環境﹐一個有時間和空間存在的真實層次。聖靈(Spirit)是零點的動態方面。它是想要認識和經歷未知的意願和意向。零點和鏡像意識對空的潛能的探索產生了七個意識水平並且相應地產生了七個時間和空間或頻率。這個意識與能量的七個水平的旅途和向下的創造行為被稱為捲入(involution)的旅途。返回神和空的旅途被稱為演進(evolution)的旅途。靈魂與聖靈不同。藍慕沙所講的靈魂是生命之書(Book of life)。靈魂是在捲入和演進的的旅途中所有獲取的經驗和智慧的記錄儀。

  人類的困境可以表述為易忘﹐失憶﹐和對自己起因和命運的無知。旅行者或鏡像意識主要以密度最高和最慢的存在層次來定義自己﹐因此他忘記了自己的不朽(immortality)和神性。人性變成他自己也就是活在我們自己內部的神的陌生者﹐我們從一個外部的源泉尋求幫助﹐意義和解救。人這樣做來否認自己的神性並斷送了任何從其現狀解脫的機會。

  留意到在藍慕沙的思想體系中﹐物質世界---密度最大的存在層次---和肉體從未被認為是惡﹐不良或本質卑劣是很重要的。二元法對現實的認識特別是斯諾替教教義的基礎---強調善與惡﹐好與壞﹐光明與黑暗﹐罪惡與正義的對立──這些根本不存在於藍慕沙的思想體系中。停留在一個無知的境界並否認我們真正的本性和命運就成為一個不希望有的境況。我們作為意識與能量和它們的創造者﹐為自己的局限爭辯是荒謬的。

  開悟之路是演進返回零點的旅途。在這一工作中人們完成認識未知的使命並將其經驗變成永久的智慧帶回零點。

  藍慕沙設計和用來啟發他的學生的偉業修練﹐採取效仿空沉思自己的方法,創造出意識與能量﹐從而創造現實的本質。

  總而言之﹐藍慕沙哲學的四個基石是﹕空的概念﹐意識與能量創造現實的七個層次﹐“你是神” 的聲明和認識未知的使命。在古代傳說中有許多藍慕沙思想的蹤跡﹐雖然在多數情況下那些遺物只是依稀的回憶﹐在時間的流逝下難得倖存並在演繹中失去了它們特有的含義。這些傳說中的一部份是古埃及哲學,死亡之書和法老阿克那頓(Pharaoh Akhnaton)的教學?容﹔佛佗(Buddha)關於自己開悟的描述﹔蘇格拉底(Socrates)對道德和靈魂不朽的理解﹔柏拉圖(Plato)普遍形式的概念﹔耶蘇華.本.約瑟夫(Yeshua ben Joseph)的生命和教誨﹔使徒聖托馬斯 (St. Thomas the Apostle)的著作﹔珍珠聖詩集(the Hymn of the Pearl)﹔對約翰福音裡神示的聖詩;塔那(Tyana)的阿波羅(Apollonius); 奧利金(Origen); 羽蛇神(Quetzalcoatl); 嘛尼(Mani)﹔卡薩(Cathars)和阿爾比教派(Albigenses)﹔阿西西(Assisi)的佛朗西斯(Francis)﹔猶太和基督教的神秘者﹔十字若望的攀登卡爾邁山素描﹐其頂點位於人體的頭頂(John of the Cross’s sketch of the Ascent of Mount Carmel )﹔多位藝術家如米開朗基羅和列奧納多.達.芬奇的藝術作品﹔阿維拉(Avila)的德勒撒(Theresa)的著作和神秘經驗﹔佛海.路易.里昂(Fray Luis de Le?n)的作品﹔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學者﹔玫瑰十字會會員(the Rosicrucians)﹔遠東的大師們及其它。

  藍慕沙的教學內容從生命奧秘的角度向我們提供了獨特的視野。它們向我們提供了一個框架﹐可以對哲學家﹐科學家﹐神學家一直未有答案的問題發現新意義。這些教學內容加寬了人類經驗的範疇遠遠超出當今的科學和世界各種宗教所劃的界限。藍慕沙的思想體系既不是一個宗教也不是一種對現實哲理的演繹。它是人類成員以經驗獲得和驗證了的真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是藍慕沙的知識﹐藍慕沙的科學﹐眼下這條路已被踏出﹐這個大門已向願意探索它和使自己進入未知歷程的人打開了。

摘錄引用自: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35564

別再投胎:《告別娑婆》


書名《告別娑婆》作者:葛瑞.雷納>
譯者:若水


宇宙從哪兒來的?目的何在?我究竟是什麼?為什麼會在這裡?我要往哪裡去?我該怎麼活在這個世界裡?當你讀完本書,會有一種「千年暗室,一燈即亮」的領悟。

  全書以睿智而風趣的對話談當今世局、原子彈爆炸,一直說到真愛、疾病、電視新聞、性問題與股價指數等等,讓我們對複雜詭異的人生百態,頓時生出「原來如此」的會心一笑。它說的雖全是真理,讀起來卻像讀小說一樣精彩有趣,難怪一問世便成了西方出版界的新寵。

  一本純粹標榜寬恕的心靈著作,一部打破出版與銷售常規的新書,  僅憑讀者的口耳相傳,一年四版,燃燒到美國每個市鎮的讀書會裡。勢不可當。

  「告別娑婆現象」!!驚動了心靈書籍的出版翹楚 Hay House,當機立斷  以高價蒐購版權, 一般只能寄望「細水長流」的長青哲學,  第一年便打出銷售十萬本的業績。

  更帶動起 Amazon.com 網站書店的買氣,「當日銷售量」數度直追哈利波特,排名第二,在心靈類中,更是屢屢榮登榜首。
  雖然,  「告別娑婆」的深奧哲理,句句顛覆了世俗的價值觀,  竟能在通俗文學取向的書市裡,脫穎而成出版界的新寵,讓關懷人類意識進化的人們  由衷感到雀躍與欣慰。

摘錄引用自: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13212